一起看看首都市民心中的“信用+”服务


时间:2022-09-21来源:源点信用浏览次数:9

 

全面深入了解北京市民信用状况,明确未来北京信用建设工作目标和“信用+”应用拓展方向,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关村企业信用促进会通过网上发布调查问卷,组织各区市民在线填写的方式,围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问题,面向社会公众“开门问策”。在历时一周的问卷填报中,来自北京市16区和亦庄经济开发区的7585人参与问卷反馈。

 

本次调查问卷内容覆盖了受访者基本信息,市民对于“信用+”应用情况的了解,对信用激励和失信惩戒的看法以及信用信息查询、失信修复的途径等,为了鼓励更多市民参与调查,问卷内容进行简化处理,围绕信用监管、信用+应用、信用惠民便企中跟市民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选取问题并提供相关答题选项,以方便大家在快节奏生活中,利用碎片时间“参政议政”。

 

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

 

01

中青年人更愿意

参与线上信用状况调查活动

 

在参与本次调查的7000多人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提交问卷的男性人数为4382人,占比为57.77%,女性人数3203人,占比为42.23%。可以看出,男性人数明显高于女性。综合分析,由于调查问卷中所涉及的问题包含“信用+”应用、守信激励等,更趋于理性和抽象,因此男性受访者人数相对偏多。

 

在受访人群的年龄分析中,我们看到“21-30岁”和“31-40岁”人群占比问题超过受访者的70%;“20岁及以下”和“61-70岁”的人群占比分别为5.38%和1.99%。这与本次调查采取线上模式,大部分人通过手机完成问卷的方式有关,中青年人是我国智能手机和各种小程序、APP的最大用户群体。

 

02

“信用+医疗”

成为最受欢迎的“信用+”应用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综合分析,我们欣喜地看到,大部分市民曾经使用或接触过“信用+”应用。仅有3.2%的被调查对象从来没有接触过“信用+”应用,这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北京市近年来不断加大的面向百姓的信用宣传和诚信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效果。

 

2021年北京市以‘信用社会,百姓生活’为主题推动信用主题宣传月,围绕准入前诚信教育、信用惠民、用信兴企、典型案例四大维度组织系列活动,在北京十六区推出信用应用网红打卡地,囊括信用报告查询使用、“信用+医疗”、“信用+地铁出行”等内容,面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让首都市民充分体验信用为生活带来的便利。这种“零距离”体验信用“惠民”服务的方式,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信用+”的认知度。

 

调查结果显示,“信用+医疗”成为首都“信用+”受众最广的应用,有52.27%的市民体验过“信用+医疗”。另外有40.96%和26.78%的人分别体验过“信用+地铁智慧安检”和“信易贷”。此外,还有体验过信易租和信易批服务的市民,仅有少数受访者表示没有体验过“信用+”应用。表明了“信用+”应用正在浸润着百姓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捷”。

 

 

此外,针对未来“信用+”应用需要拓展的领域和场景,调查结果显示,市民认为最需要拓展的“信用+”应用,排名前五位的依次为:信用+租房、金融信贷、养老托幼、政务服务、旅游出行。占比分别达到46.88%、41.03%、39.06%、35.57%、29.62%,这些应用也和大部分市民的工作生活紧密相关。从市民的期待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信用+”应用市场未来可期。

 

 

03

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

得到市民普遍认同

 

调查结果显示,市民认为最应该需要作出信用承诺的场景,排名前五位的依次为:市场准入、行政审批、失信信息修复、资质审核、招投标。占比分别达到49.55%、48.27%、47.17%、39.79、34.15%,这些场景涉及了市场主体在运营过程中与相关主管部门“打交道”较为密切的诸多场景。

 

 

在信用激励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应该对信用良好企业在就业、创业等领域,给予优先考虑和支持的市民占62%,在安排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中,减少检查频次的市民占56.53%,认为应在办理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过程中,给予简化程序、优先办理等便利的占49.03%,应在公共资源交易中,获得信用加分的占43.49%,在政府性资金安排和项目支持中,列为优先选择对象的占24.25%。这些数据从侧面表明大众对政府在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简政放权”的过程中,通过信用评价和分级分类监管,让信用发挥合理配置市场资源的作用抱有期待。

 

 

此外,大部分受访者对于针对失信市场主体和自然人应采取限制措施表示认可。有近60%的人认为应该限制参与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或主要使用财政性资金项目的招标等活动;55.98%的人认为应该在办理行政许可时,予以重点核查;52.56%的人认为应该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大幅提高抽取比例,增加检查频次;近40%的人认为应该在开展相关专项治理行动时列为重点关注对象;27.34%的人认为应该限制其参加政府组织的表彰奖励活动;近20%的人认为应该限制担任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高管。

 

 

04

守信激励和信用宣传

更有利于百姓感知信用

 

调查结果显示,让市民感受到“信用有价,守信有用”的最佳方式中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推进更多守信激励措施落地,让守信的企业和个人获得更多便利,占比接近62%;在公共场所张贴信用宣传海报、播放信用宣传视频,占比近55%;加强信用政策制度及“信用+”应用的宣传,占比48.44%;在全市范围内推进“信用+医疗”“信用+地铁智慧安检”等“信用+”惠民便企应用落地,并加大推广力度,占比为48.17%;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仅占比19.89%。这一组数据说明 “正向激励”和加大信用相关内容的宣传,更能让市民感受到“信用有价,守信有用”。

 

 

与“信用+”应用的普遍感知相比,百姓对信用信息查询和信用修复相关的认知相对模糊。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52.96%、47.58%、45.21%、42.53%、19.06%的人认为应该从信用中国(北京)网站、信用中国网站、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最高人民法院网站查询企业违法及信用信息。这一组数据表明,对于查询企业违法及信用信息的途径,市民没有形成“统一认知”,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面。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人不清楚“修复企业失信信息”途径。分别有62.98%的人认为可以从信用中国(北京)网站进行信用修复,52.55%的人认为可以从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网修复失信信息,45.85%的人认为可以在信用中国网进行信用信息修复,27.09%的人认为可以从各委办局列明的信用修复渠道进行信用修复。这组数据从侧面反映出目前市民对于“企业信用修复渠道”认知不够清晰,下一步在推进信用工作的同时,应加大对信用修复等内容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企业清楚了解“如何完成企业信用修复”。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市民对于信用体系建设的认知程度和期待信用工作未来可拓展的领域和应用方向,这对于北京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工作的推进,营造信用社会“可知、可感、可应用”,推进首都“知信、守信、管信、用信”的诚信文化氛围的营造,实现“信用让首都生活更加美好”的目标,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素材!

Copyright © www.xyh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豫ICP备11006341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信用建设促进会

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