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荣成市:以“信用+供应链”打造信用园区新生态
位于山东荣成市的海洋科技创新产业园(以下简称“海科园”)是国内重要的鱿鱼、金枪鱼、海产罐头和冷冻调理食品出口加工基地。园区总占地面积37平方公里,集聚了200多家食品加工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1家,年产值约100亿元。
近年来,荣成市海科园通过信用体系与供应链的深度融合,坚持系统观念与链式思维,围绕海洋经济现代产业体系,将信用管理手段贯穿供应链全过程,创新构建全链条信用生态,打造出信息共享、融通互动、深度协同的现代供应链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2025年6月,海科园成功入选山东省信用管理典型园区。
深化信用监管,构建全链条治理新格局
海科园创新建立“链长制”信用治理结构。海科园按照“一位链长、一个工作专班、一支专家团队、一批链长企业、一批创新平台、一只产业基金、一个项目台账”的“七个一”工作模式,形成政府指导、企业主体、市场调节的良性互动。
同时,搭建园区信用管理智慧平台,实施“信用码”阳光工程,为园区企业建立“一企一码、一企一档”的全生命周期信用档案,实现“一码知信用”,根据信用状况实施差异化监管。该平台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企业信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监管效能提升70%以上,问题发现率提升至90%,形成了覆盖供应链全流程的信用监管新格局。
平台建立了市域供应链上下游备选库,完善了包含45项细分指标的风险评估体系,覆盖海洋生物科技、海洋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等7大领域,定期为“链长”推送优级备选上下游企业,极大保障了供应链连续稳定运行。
截至目前,该平台已为供应链上下游830家企业完成信用评级,其中A级企业占比38%,B级企业占比52%,C级及以下企业占比10%。
创新供应链金融,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依托荣成市企业信用融资平台,海科园将金融服务嵌入供应链各个环节,推动“链主”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实现信用共享,创新“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的“1+N”全景式融资服务生态体系。
海科园以泰祥集团、蓝润集团等1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作为核心企业,以“链长”为“支点”,将新的供应链担保服务作用于与“链长”存在合作关系的下游经销商,明确对链上企业进行信用背书,通过“信易贷”等线上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加智能便利的融资服务,提供“打包式”流动资金贷款支持。
目前,该园区已带动63家链上中小供应商获得融资支持,供应链整体融资成本下降2.3个百分点。同时,鼓励引导商业银行探索供应链脱核模式,开发个性化、特色化供应链金融产品,利用供应链“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创新研发7款纯信用数字信贷产品以及10余款优惠贷款产品。
这些创新金融产品,借助供应链真实交易数据、动产资产信息和多维经营数据构建信用评估体系,将传统难以把控的存货、仓单等流动资产转化为可信赖的信用载体。通过抵质押物确权、担保信息追溯,减少对传统抵质押、担保模式的过度依赖,为供应链40%以上中小微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
优化信用服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海科园建立了供应链企业“三员”服务工作机制,选派“供应链服务员”“信用服务员”和“政务服务员”,分别为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和政策解读、信用管理咨询以及全流程免费帮办代办服务。
园区创新推出“链条式”信用大礼包,为链上企业提供多样化信用服务,包括建设2个供应链企业党群示范服务驿站和“链上会客厅”,打造1个“信用+供应链”直播基地,出台N项信用激励政策。园区还建立了《供应链企业信用白名单管理办法》,开展供应链信用白名单企业的筛选、管理及便利化服务工作,培育壮大园区供应链重点企业库。
随着“信用+供应链”模式的深入推进,荣成海科园不仅实现了供应链中断事件零发生,特色供应链企业违约率也从6.8%降至2.1%。园区企业中标率从35%提升至75%,信用良好企业获得银行授信额度平均增长26%。这一创新模式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信”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