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7-16来源: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部署,玉门市以数字化手段赋能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数据归集、平台搭建、场景应用、宣传教育、监管创新等工作模式,全面构建覆盖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用治理生态,为打造“诚信玉门”注入强劲动能。


深耕数据归集基底 筑牢信用体系“数据基石”


联合35个市直部门建立高效数据共享机制,目前,已归集社保、纳税、不动产、水电气等各类公共信用信息9万余条,实现重要涉企信用信息全覆盖。同步制定实施数据质量管理规范,对归集信息进行清洗、比对、校验,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为信用评价、风险预警等应用提供高质量数据保障。 


搭建智能服务平台 畅通信用信息“流通动脉”


建成并运行全省首个县级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及信用门户网站,该平台集成信用信息查询、评价、监管、修复等功能,构建以信用数据为核心的归集、共享、公示体系,提供一站式信用服务。通过对接酒泉市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归集玉门市各领域部门信息21万余条,进一步拓展数据共享范围,促进区域信用信息高效流通与利用,有效支撑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拓展信用应用场景 释放惠民便企“信用红利”


信易贷”破解企业融资困局,依托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基于企业特征与融资需求的多维度信用评价模型,精准描绘企业信用画像供金融机构参考,已为5533余家中小微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助力获得信用贷款55.6亿元,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让信用成为企业发展“无形资产”。结合“无证明城市”建设,在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商务、安全生产等多个领域推行“信用+审批”模式,实施信用承诺制。涵盖9个部门的18项政务服务事项,归集信用承诺范本3517份。信用良好申请人遇次要材料欠缺时,可凭信用承诺先行受理审批,显著提升审批效率。


强化诚信宣传教育 厚植社会诚信“文化土壤”


把握“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14信用记录关爱日”等关键节点,联合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人流密集区域组织开展大型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设置展板、发放资料、现场答疑等形式普及信用知识。今年以来,累计悬挂横幅1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解答公众咨询1000余人次。充分发挥政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作用,常态化发布信用政策解读、建设成果、守信激励及失信惩戒典型案例等内容。今年以来累计发布信用相关信息100余条,总阅读量超5000次,有效提升社会公众信用意识。


创新信用监管模式 构建协同治理“闭环体系”


制定《玉门市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建立监管模型。依据行业风险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公共信用、行业信用综合评价结果(A级、B级、C级),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对高风险主体提高抽查比例,重点监管;对中风险主体按常规比例监管;对低风险主体降低抽查比例,优先采用非现场监管,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提升监管精准性。联合市场监管、税务、司法等部门建立信用信息共享与协同监管机制,实现跨部门信用信息互通。依据共享信息实施联合奖惩,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督格局。今年以来依法对30家失信企业及24名失信个人采取限制措施,有力规范市场秩序。

Copyright © www.xyh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豫ICP备16003582号

主办单位:河南省信用建设促进会

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